口碑營銷策略

口碑炒作100種成功方法-成為品牌洗腦-2024年持續更新

口碑炒作方式不陌生,但是操作起來,卻很生疏,我該從何開始?才能吸引更多客戶,讓客戶主動找上門。

其實口碑與人們的生活環環相扣,只是絕大部分的人都被專業迷失而失去正確判斷,根據BGE口碑行銷調查,40%的人認為口碑炒作就是請部落客、KOL網紅、意見領袖來為自己的品牌或產品推廣,20%的人認為口碑就是內容行銷,發佈大量文章,藉由SEO優化,提升關鍵字覆蓋率,引入更多訪客,20%的人認為買水軍增加更多評論留言,轉貼分享,觸及更多人看見,20%的人認為找多家新聞媒體報導,就能誘導更多人買單,而這些只是口碑炒作其中一部份,如果沒擬定好口碑炒作策略,光是曝光流量起來是沒用的,您還需要了解消費者行為,需求、偏好、購買意願。

重新認識口碑炒作定義

所謂口碑炒作,旨透過KOL網紅、YT網紅、部落客、意見領袖、新聞媒體、網路水軍…等媒體傳播,為品牌擴大聲量,反覆宣傳,增加品牌印象,吸引更多潛在客戶(消費者)上門,這是一個非常規宣傳手段,也是行銷最快的捷徑之一,但如果口碑炒作沒做好,小心引來更多網路負評,甚至過去的負面消息或新聞報導也會浮上檯面,所以擬定好口碑炒作策略,風險管控,KPI目標,才能使您的品牌或產品持續曝光,達到宣傳之目的。

口碑炒作100種成功方法

了解消費者行為,以消費者不同角度來檢視各種因素,擬定口碑炒作成功策略,獲得更多人成為您的客戶。

方法1.懸念炒作法

懸念炒作是要提煉一到兩個所謂核心、神秘的賣點;根據進度,慢慢抖包袱,所有的資訊不要一次放完,說一半留一半。

方法2.落差炒作法

用一些很熟悉的東西,在平常人頭腦中產生了相對的思維定勢,當一旦打破這種定勢,人有如在太空的失重感,這種炒作方法要有平中見奇的功夫,善於提煉普通的素材,讓媒體耳目一新,讓大眾或分眾耳目一新。

方法3.第一炒作法

人們的記憶中只能記住第一,比如人們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二高峰是什麼就不知道了。“第一”容易引起人的興趣,容易吸引公眾眼球,容易被記住,還會使對手難以逾越,品牌形象脫穎而出。因為人人都想爭第一,冠亞軍一字之差卻失之千里,新鮮的事物往往是          讓人們記得最深的,跟風者,將不會引起更多注意,只會帶來更多批評與冷眼,人們只會記住第一。

但是,“第一”畢竟只有一個,絕大多數企業很難擁有“第一”。這就需要變通地策劃出“第一”,或者說“製造”出“第一”。如:某企業某種做法,在某行業尚屬第一次;第一次發現了某產品某種屬性;某種行為使某人在某領域成為第一人;某模式屬首創的第一模式。

對“第一”縱向追踪,挖掘“第一”背後的秘密,以滿足社會公眾一探究竟的獵奇心理。而實際上,把良好信譽、產品、質量、科技、發展潛力等企業信息,直接或間接地輸送到公眾心裡。圍繞“第一”橫向造勢,統籌謀劃市場營銷,達到促銷與塑造品牌雙贏。

方法4.名星炒作法

根據馬斯洛分析的人的心理需求學說:當購買者不再把價格、質量當做購買顧慮時,利用明星的知名度來加重產品的附加值,可以藉此培養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感情,從而贏得消費者對產品的追捧。比如世界杯期間炒得沸沸揚揚的“米盧現象”等。

名星效應是人物炒作的首選,名星是人們較關注的焦點,所謂效應,有效果和作用兩方面的內涵,是個很實際也很物質的詞。名星效應的關鍵是名星的知名度,而知名度,又是一個人的社會認知程度,名星效應之所以具有號召力,原因也正在於此。為了快速出名和達到一些商業目的,故意“惹”名人,不惜犧牲自己的某些利益來傍到一個名人來製造事由,吸引媒體炒作,自己隨名人而出名和達到目的。正如萊溫斯基與克林頓緋聞,全世界都知道了萊溫斯基。

方法5.反向炒作法

古人云“反其道而行之”,以反引出正,以邪突出正。反向炒作是把讀者從一個概念引入到另一個概念,大自然和事物的發展都有它的規律性,為了吸引人們的好奇心理和打破傳統規律,策劃者反其道而行之,衝破人的慣性思維方式與人的定式規律相背馳。

方法6.爭議炒作法

針對企業產品、質量、企業行為等,策劃容易引起爭議的事件或觀點,引發社會討論,吸引公眾注目。北極絨鴨鵝羽絨服大戰,塗料VOC之爭,珍極醬油釀造配製之爭,阿莫靈低雜質公證,碧璽負氧子膩子等。產品必須俱備革命性,才是運作的前提條件。費用很低,均適甪。

方法7.雙簧炒作法

在現實生活中,黑與白雖然是對立的,但對於愛看熱鬧的人們來說,投其所好,對立得越強烈則關注得越熱烈。而差異化的心理感應就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對炒作有一個完整的認識。結果不置可否,而炒作的意識已達到。

其次當新聞登出後,熱度不夠,就要安排所謂的正反觀點“媒子”向報社打電話,以此人為達到輿論高溫,讓媒體關注此事,讓社會公眾注意,從而達到炒作目的。

方法8.內幕炒作法

策劃自曝“內幕”,或者別人揭“內幕”,進行炒作。為了顯示自己的本質,不惜揭露行業黑洞,用它人的缺點突出自身的優點,實質是一種對比形式,別人黑在何處,而我怎樣怎樣,讓社會公眾對黑洞痛恨,對自己認可。企業“內幕”涉及消費者利益,容易吸引公眾關注。如珍極爆光有企業用豬毛水製做醬油,俞兆林塑料薄膜內衣炒作等。

方法9.借勢炒作法

所謂借勢,是指企業及時地抓住廣受關注的社會新聞、炒作以及人物的明星效應等,結合企業或產品在傳播上欲達到之目的而展開的一系列相關活動。借勢炒作就是藉人們關注的焦點,順勢搭車,讓更多的人認識,關注自己,以此提高自己(產品)的知名度。借自己某一點讓消費者註意自己,知道自己。

方法10.叫板炒作法

叫板某知名人士、名企業或產品,設下擂台,從而吸引消費者和媒體的注意,讓媒體關注、報導結果,讓自己變成可讀性新聞。如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對比等。適合行業競爭中的弱者,一舉成名。費用極低,找好賣點,租個會場即可。

方法11.深挖炒作法

將自己的失敗(成功)以探討的形式向外推薦。吸引媒體的討論與關注。讓人們記住這一現象,達到炒作目的。還可以藉流行觀點提出異論,成本呢?低得可想而知。各類企業都可甪。

方法12.糾紛炒作法

策劃一個“糾紛”,吸引社會關注。一段時間後,不了了之,但企業聞名於世,實現了炒作目標。消費者狀告消保會。成本一張狀紙。均適用。

方法13.事件炒作法

策劃“打假事件”、“維權事件”等,進行炒作。

方法14.贊助炒作法

主要就是藉助贊助、冠名等手段,通過所贊助的活動來推廣自己的品牌。費甪從百萬到干萬不等,比較適合於大企業。體育活動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和參與,體育賽事是品牌最好的廣告載體,體育背後蘊藏著無限商機,這已被很多企業認識到並投入其間。

方法15.危機炒作法

如紅太陽請消費者青海看犛牛,朔州毒酒案京城喊冤,河北農民向小傢伙公司下跪道歉等。

方法16.新聞炒作法

企業利用社會上有價值、影響面廣的新聞,不失時機地將其與自己的品牌聯繫在一起,來達到借力發力的傳播效果。企業也可通過策劃、組織和製造具有新聞價值的炒作,吸引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

方法17.輿論炒作法

企業通過與相關媒體合作,發表介紹和宣傳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文章,來宣傳自己。關於這一點,很多企業都已認識到了它的作用。

方法18.商標炒作法

如大衛鼠藥買斷木子美商標,安全套註冊綠茶商標,華邦有機大桃槍注天安門商標,瀋陽飛龍搶注貪官鄭筱萸商標等。其成本只是申請了一個標。

方法19.活動炒作法

是指企業為推廣自己的產品而組織策劃的一系列宣傳活動,吸引消費者和媒體的眼球達到傳播自己的目的。比如百事可樂採用巡迴音樂演唱會這種方式同目標消費群進行對話,用音樂而不是廣告來傳播百事文化和百事營銷理念。

方法20.概念炒作法

是企業為自己產品或服務所創造的一種“新理念”、“新潮流”。像商務通當年就是通過推出“手機、呼機、商務通,一個都不能少的成功人士概念,從而引領了掌上電腦消費新潮流,創造了非凡的銷售業績。

方法21.網紅炒作法

近年YT網紅迅速成長,從早期介紹產品,一直到試用產品,現在YT網紅們可以說是使出渾身絕招,如某網紅揭開產品不為人知的秘密,或以生活情境方式置入。成本約3-50萬不等,根據網紅名氣而定。

方法22.戲劇炒作法

請製作團隊制定品牌一系列劇情。早期戲劇都是將產品帶入到場景,現在戲劇直接將品牌帶入到角色,如某某集團二公子,從海外回國,遇到初戀情人,開始展開品牌產品企劃,無論是相愛、吵架、曖昧,品牌都是最大贏家。成本約50-500萬不等。

方法23.洗腦炒作法

由網紅擬定品牌一系列單元企劃,三不五時就推出,如最常見的就是一日情人(交友App),砸大錢刷直播禮物(直播App)等等,成本每月出3部,約30-100萬,還是要看網紅人氣。

方法24.慣性炒作法

看了直播,因為人數加上便宜,失去理智,直接給他買下去,如送紅包、手機、現金。成本只需要1元,即可做到。

方法25.同情炒作法

關懷社會弱勢,如救濟流浪動物、老人孤兒。成本10萬-100萬元。

持續更新中

口碑策略服務

Google 評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9 −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