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 月
當每個人都能透過社群創造業績,企業應該如何利用呢?用客群年輕年長這麼簡單的區分有用嗎?
企業和個人不同,做任何行銷都應該從思考分析做起,按照以下邏輯思考看看吧!
社群經營最重要的概念
今天論的都是沒有請行銷公司的業主或是行銷公司本身在幫助客戶時可以參考的思考順序。經營社群有一個概念要先知道,就是請先專注在放好一顆雞蛋上
什麼意思呢?
假設行銷像是要在短時間內立好無限顆雞蛋,第一步不是一手一顆搶快,不是心急就能成大事,第一步就是把第一顆雞蛋穩穩地立好,並從中抓住訣竅,延伸到後面的每一顆蛋,若第一顆蛋都沒立穩,立再多顆會倒的雞蛋都不如那個好好地立了一顆的人。
按照這思考邏輯,第一顆雞蛋選擇誰、立在哪、如何力就顯得很重要了吧!所以接著就來看看您的第一顆蛋該怎麼挑呢?
行業類型也影響了平台選擇
先說說常見的餐飲業,首要任務就是經營好您的商家,菜單服務、貼文照片、評論關鍵字通通要顧好,而後才需考慮其他社群經營,為什麼這樣說,餐飲業想增加客群,應該是針對還不熟悉自己、沒吃過沒來過的消費者,而這些消費者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即使他找到了你,都需要透過google map導航!
大部分消費者就是在大家煩惱著『今天吃什麼?』的同時,上網搜尋『台北美食』『東區美食』,或是就開著地圖搜尋餐廳、咖啡廳找找附近評價不錯的,這些時候您的商家是否出現有多重要就不用贅述了吧!
執行前先想想,自己的消費者最可能如何找到自己呢?就從那裡開始吧!
還是不知道?那就先用平台來思考吧!
商家
容易透過搜尋、地圖被找尋的行業,髮廊、餐飲、醫療業(診所、藥局)、車行等,其實都是必須經營好自己商家的產業類型喔!
Facebook
比起搜尋、商家更偏向個人,長文、影音適合,像是攝影、專業技術類型個人推廣、家用品(這類適合同時透過電商平台增加曝光)
Instagram
年齡層明顯年輕的IG,較軟性的產業則很適合,KOL、寵物、旅遊等,主要需要是看到圖片不會讓觀看者覺得明顯銷售也不會感到有壓力之照片
Line
Line則適合類似微商的經營方式,透過一對多的方式與消費者對話接洽,零售產業都很適合
部落格
適合較具專業性質、客群非散客而是企業或公司者,以長文培養觀看者之基本知識進而提高自己在其心中的專業地位
總而言之,沒有一種推廣是盲目就可以達到良好或預期效果的,此外,即使是在外購買了粉絲、評論,都不等於轉換率的提高,即使是真人,若企業本身吸引不足,是無法提高真實客戶的。